学工动态
暑期社会实践 | 启新学院 守好红色根脉 助力两个先行
时间:2022年09月30日 21:37 来源: 作者: 最后编辑:启新学院郑冬凌

为探索乡村振兴道路,2022629日至713日,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守护红色根脉,助力两个先行实践团队主要在临平区运河街道开展了党史宣传教育、走访红色基地、直播赋能共富、解码文化遗产、走访未来工厂等实践活动。

实践团宣传推送总浏览量达5996,其中单篇阅读量最高达507人;共计开展6场七一活动,共服务540人次;开展村社微宣讲7场视频,观看点击3500人次。共计开展4场线上带货直播,直播时长共计达8小时,销售产品139件,直播间累计点赞6.23万次,抖音平台号粉丝达到1000余人。



一、发扬红色传统 促进文化振兴

为传承红色精神,实践团在杭州市临平区运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总计五次的“守好红色根脉”手作课堂。带领运河街道的小朋友阅读红色绘本,制作以党旗、国旗等为主要内容的纽扣画,手工红军包、超轻黏土画以及童心向党绘画以及用衍纸构成的党标。在活动中,实践团对小朋友进行引导,不断增强他们爱党、爱国、爱家乡深厚情感,让红色文化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为乡村文化振兴埋下了一颗种子。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鲜明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全省上下的奋斗目标是“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运河街道建立大运河共同富裕联合党委,以党建引领探索镇街级城乡共富实践道路。实践团在运河街道深入了解了各村社的特色美景和文化,总计开展七期“一人一景微宣讲”,以青年的视角,让观众深入了解了乡村的魅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二、传承匠心文脉 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物质文化遗产,如红烧羊肉、刺毛肉圆、美味肉羹、糖煎年糕等。这些遗珠在经过岁月的沉淀,显得更加厚重出彩。于是我们本着乡村振兴的出发点,挖掘探寻这些舌尖上的美味与指尖上的艺术,让这些传统美味不再消沉在运河的小巷中,将他们推向大众,成为一个具有内涵的突破口。

杭缎是指在杭州一带生产的,使用独特工艺手段织成的丝织品。杭缎历史悠久,质地较厚,那精致的做工和曼妙的花纹,好似一针一线绣上去的,但其实那所有的一切,是在织布的时候就已经同时完成的了,而其中的图案和面料严丝合缝、浑然天成。为了能够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创新,我们还了解到了杭缎的制造工艺,重温了当年老祖宗的一针一线,感叹现在锦衣玉食的来之不易。

我们跟随着兴旺村副村长张明同志了解了杭州市级非遗——高跷。从村长那里得知,在余杭区各级文化部门大力支持下,村委诚邀专业老师辅导,每季度组织专门集训,不断吸收发展新学员,尽力保证高跷团队连年进步。高跷队表演形式力求体现江南特色,有宋朝七品知县巡乡、包公升堂断案等。

团队成员在了解方言的基本情况以后,与当地人进行了一些基本交流话语的学习,并且录制保存了方言的音频,团队成员对所有数据和音频还有文字进行整理,将群体分成儿童、中青年还有老人三种,通过团队成员的集思广益,在完成对方言的录制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商讨后决定将其做成互动答题视频的形式,投放在多平台上,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对其进行创新和活态复苏。

2022年是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为激发非遗活力,帮助亭趾食品拓宽销售渠道,实践团开展四场数字直播,将传统糕点推广到大众视野,用潮流方式做非遗工艺的传播者,助力传统文化与技艺焕发新时代光彩。

同时我们实践团队在走访运河街道的途中观察到了运河街道的错落有致,使其别有一番韵味,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文创产品来宣扬运河的文化内涵,为共同富裕助力。我们以飞行棋为基础,结合运河街道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以及美食进行创新,使其起到更好地传播运河文化的作用。

三、社企协同发展 数智推动创新

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两者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企业本就是社会的一分子,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在实践中,我们的实践小分队分别拜访了奥的斯电梯、老板电器、春风动力三个企业。从不同企业身上我们都看到了敢为人先、勇于奉献的精神。他们在不断的数字化发展中也给社会不断输送着正能量,反哺社会。

四、浙理党群联欢 共赋运河活力

710日,我们举办了运河汇演集市大联欢。活动包含好物集市、便民服务、文艺汇演等内容。同时,策划了实践成果展台,展台分为童心向党手作课堂、运河非遗文创设计两个内容,利用拼豆、不织布、手绘画等创意形式呈现出新时代的运河韵味。实践团特别设立互动体验环节,包括Q&A方言互动视频、运河地图飞行棋Play、手绘美食卡打画片等游戏,结合数字媒体将儿时游艺、香乡味风情别样呈现。

在这15天的社会实践里,实践团扎根乡村,实地了解乡村发展困境,通过公益课堂、校企对话、党群走访、视频宣讲、数字直播等方式,探索浙江美丽乡村美丽发展道路、共同富裕建设道路,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并取得良好成效和成果。基于此,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依托,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1.树立坚定信念 传承红色精神

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引导乡村的年轻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当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帮助乡村传统文化焕发第二春,同时向外界引进先进的优秀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2.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人才回乡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让更多的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返乡,投身基层,在乡村振兴中担当责任,发挥所学知识与自身智慧,开发一条美丽乡村的康庄大道。

        3.利用新媒体手段 宣传乡村特色

采用新媒体宣传,例如抖音、小红书等,将乡村的特色文化与美景以接地气的方式展现给外界,并对乡村特色产品进行包装,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人了解美丽乡村,从而带动各种消费,促进乡村经济振兴。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843791

E-mail: qxxy@zstu.edu.cn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

邮编:310018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