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学生支部风采人物】校第五届“最有深度的微型党课”二等奖—启新学院、创业学院材化生党支部曹杰军
时间:2019年04月25日 14:49 来源: 作者: 最后编辑:陆秋萍

绿光行动,争做垃圾分类先行者

据杭州市环境集团显示:以去年7月6日为例,天子岭共处理生活垃圾5587.24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7.51%,但仍是设计处理能力4500吨/日的1.24倍。类似于这样的爆炸性数据把“垃圾围城”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我们的视野里,它直观地惊醒我们“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可怎样才能实现垃圾分类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怎样才能撕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标签,似乎并没有那么直白。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5月份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基层党员存在一个显著优势——贴近群众生活,它恰恰允许我们去做最普通、也是最有用的事情。去年暑假,我作为队长自发组建一支“绿光行动”宣讲团赴余姚市小曹娥镇开展垃圾分类推广活动。我尝试以小镇正在全面筹备的垃圾分类工作为立足点,将知识普及重点对象瞄准八个行政村的党员干部们,助力培养小镇实干带头人。

试问大家,食品残渣属于什么垃圾?食品包装袋属于什么垃圾?那么你们家的厨房里又摆着几个垃圾桶呢?垃圾分类是一件细致且长期的事。其实两年前我就跟随学院实践团赴小曹娥镇中心小学开展“五水共治”主题教育活动。那里的孩子们喜欢叫我“青蛙哥哥”,是他们让我觉得原来我也可以树立起“有人信、有人学”的环保模范。一年后,我选择重回小曹娥镇绝非偶然,我希望我们可以像绿色之光、环保之光一样力之所及必发光发热,筑绿色小曹娥镇,助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从以往的独立性建设转变到融入性建设,从非系统的建设转变到系统性建设。面对诸多质疑和挑剔的目光,环保当然不能还停留在重申国家立场的层次。在小镇上,我们贴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商讨创新宣讲形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大讲堂”;成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小队;开展群众面对面宣传和实操指导;帮助当地完善线上、线下理论普及平台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正在进发,“绿光行动”仍在继续。开学回校的时候,我惊讶于寝室楼门口醒目的“四分”垃圾桶。去年9月,我校面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布“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倡议书,我对自己能够第一时间作为垃圾分类的执行者和发声者感到幸运。

究竟如何定义时代先行者?何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者?凝聚身边群众的力量,壮大生态文明建设的队伍,才是我们青年的担当。作为学院团委副书记,我充分利用党课、团课分享我的实践经历,借助团日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多个渠道深入各支部、各班级向同学们宣讲垃圾分类知识。每次普及之前,我都会告诉他们,“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要去开拓,要去传播”。

校园劳动育人的理念在实践中持续升温,我和我的党员同志们也积极参与我校组织开展的“弘扬劳动精神,创建清洁校园”活动。浙理在行动,我们在行动。我们坚信,只要每多一个人实现垃圾分类投放,每多一个人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每多一个人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我们就有底气自豪地说“恩,垃圾分类,我在做的事”。

同学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正在向我们招手,请我们一起走向户外、走进社区、走向社会、走进自然,携手保护属于人类的绿色家园吧!

同学们,青年党员善为、敢为、有作为,加入我们吧,以背水一战的勇气,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钉钉子”精神,在青年主战场上建功立业,开拓创新。

绿光行动,脚步不止。

个人简介:曹杰军,2016级理工实验班,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多次获得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843791

E-mail: qxxy@zstu.edu.cn 

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

邮编:310018

微信二维码